报告全面分析了2025/26年度巴基斯坦棉花产业的生产、消费、贸易动态及关键政策变化。报告明确指出,在天气异常和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,该国棉花产量遭遇显著下滑,同时国内消费需求呈现疲软态势,整个棉花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。
一、生产情况:种植面积锐减,产量承压明显
2025/26年度巴基斯坦棉花种植面积出现大幅缩水,降至185万公顷,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.5%。这一状况主要源于信德省的严重滞后:该省仅完成了政府设定目标的65%(全国目标为226万公顷),其关键原因在于种植季节关键期遭遇水资源短缺,加之热浪天气对早期作物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。相比之下,旁遮普省的表现相对稳健,达到了政府目标的90%,并且得益于虫害发生较少以及天气条件相对稳定。在产量方面,最新预测已下调至480万包(每包按480磅计),较2024/25年度减少了约4%。这一数据不仅低于政府预期,也真实反映了田间地头的困境:截至报告期(8月中旬),全国轧棉厂的籽棉收购总量较去年同期锐减了30%。不过,旁遮普省当地的作物监测报告显示,该省的实际收成可能高于轧棉厂收购数据所反映的水平,这暗示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产量漏报现象。尽管7月至8月期间的降雨对南部部分产区带来了一些干扰,但整体作物生长条件尚属正常。最终收成的确切水平将高度依赖于9月份关键期的天气状况、虫害防控效果以及收割作业的顺利程度。总而言之,当前棉花生产形势相当严峻,信德省的困境已成为拖累全国棉花总产的关键性负面因素。
二、消费趋势:内需动力减弱,高成本抑制发展
2025/26年度巴基斯坦的棉花消费量预计将降至1050万包,相比2024/25年度出现下滑。支撑这一趋势的背后主要有三大驱动因素:
出口需求放缓: 全球纺织品市场整体呈现疲软态势,直接导致巴基斯坦纺织品的出口增长动力不足。
能源成本高企: 国内持续高位的能源价格,远高于区域主要竞争对手(如印度等国),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纺织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。
新税收政策冲击: 2025/26财年联邦预算引入了针对进口棉花和棉纱征收18%销售税的政策(该税款在出口时可申请退税)。...
会员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