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棉:内外联通拓展市场空间,服务双循环新格局

发布时间:2025-08-17 点击次数:1

  2025年以来,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,持续优化货运组织,大力推动新疆棉花铁路班列常态化开行,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开行棉花专列136列,运送优质棉花8.2万吨,涵盖长绒棉和高支棉等多个品种,主要发往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纺织产业集中地区,满足其高端面料生产需求;部分通过中欧班列高效转口至土耳其、孟加拉国等国家,支持国际服装加工市场。这一举措不仅彻底解决了新疆棉花“出疆难”的历史性难题,更构建起“田间地头到纺织车间”的直达物流通道,通过全程无缝衔接,让“中国棉”沿着铁路大动脉快速、安全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助力新疆棉花品牌价值提升。

  精准调度破解运输难题,全方位保障棉企物流畅通。棉花班列的常态化运行,深刻考验着铁路系统的精细化调度能力。针对棉花易受潮、怕挤压的物理特性,铁路部门专门调配防潮棚车和标准集装箱等专业运输工具,采用“防潮膜+托盘”双层防护包装,结合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控,确保棉花品质在长途运输中不受丝毫影响。在运输组织上,严格执行“优先配空、优先装车、优先挂运”政策,乌鲁木齐、石河子等主要棉花产区车站设立“24小时绿色通道”,企业只需提前24小时在线申报,即可一键完成装车流程,较普通货物运输效率提升50%以上。同时,引入智能调度平台优化路径规划,减少中转时间,使得棉花从产地到目的地平均缩短2天以上。

  产业联动激活经济链条,有力助力乡村振兴提速。棉花班列不仅是高效的运输通道,更是串联产业链的经济纽带,促进区域协同发展。在南疆阿克苏地区,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,在棉花主产区建设28个标准化田间收货点,配备专业装卸设备,棉农采摘的新鲜棉花可直接通过短途汽车快速运至火车站装车,减少中间环节损耗约15%。这种“铁路+农业”创新模式带动当地棉花收购价每公斤提高0.3元,惠及20万棉农,户均年收入增加约2000元。更深远的是,班列推动新疆棉花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,随着运输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,浙江、广东等地纺织企业纷纷在新疆投资建厂,目前已有12家纺纱企业落户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,利用本地棉花生产高品质棉纱,再通过铁路专列高效发回浙江、广东等纺织基地,形成“种植—加工—外销”的完整闭环产业链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5月,新疆棉花本地加工率达68%,较班列开行前提高23个百分点,新增就业岗位超5000个,有效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...

会员内容

我要评论

评论内容:

验证码:
验证码